(一種方便維護檢修的除濕機面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濕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方便維護檢修的除濕機面板結構。
背景技術:
除濕機一般帶有外殼,除濕機的各種組件均設置在外殼內部,現有的除濕機外殼主要由一個框架和多塊面板構成,包括對除濕機起到防護作用的防護面板和帶有散熱孔的散熱面板,每塊面板均通過若干螺栓固定在框架內側,并且面板的中部一般朝外凸起,使面板外壁與框架的外壁位于同一水平面,面板外凸的底部與框架接觸,起到支撐作用,能夠減輕螺栓所承受的重力。但是,在遇到突發情況,或對除濕機外殼內部的各種組件進行維護檢修時,都需要將每塊面板上的所有螺栓拆卸下來,給除濕機的維護和檢修帶來不便。以及,由于面板位于框架內側,框架對面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面板拆卸下來后,將面板取出框架外不方便。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維護檢修時無需將面板取出的方便維護檢修的除濕機面板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方便維護檢修的除濕機面板結構,包括帶有若干個面板安裝口的框架,在每一所述面板安裝口內側均間隙有面板,所述面板兩側對稱設有若干個多鉸鏈結構,以及,所述框架內壁設有若干組上端開口的滑槽,每一組滑槽均對稱設置在面板安裝口的左右兩側,各所述滑槽內均滑動設置有滑桿,所述多鉸鏈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滑桿和面板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多鉸鏈結構包括第一鉸鏈節、第二鉸鏈節、限位擋塊,所述限位擋塊設置在面板背面靠近第一鉸鏈節一側,所述面板、第一鉸鏈節、第二鉸鏈節、滑桿依次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包括凸起部、外沿,所述凸起部與面板安裝口間隙配合,所述外沿位于框架內側且該外沿與第一鉸鏈節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槽遠離面板安裝口一側設有定位缺口。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正面設有提手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面板安裝口兩側設置滑槽和沿滑槽滑動的滑桿,并且滑桿通過多鉸鏈結構與面板鉸接,從而在維護檢修設備時,只需將面板往框架內側推動,使面板脫離面板安裝口,然后對面板施加向上的推力,便可使面板向上滑動,從而暴露位于框架內部的除濕機組件,方便維護和檢修。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多鉸鏈結構折疊時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多鉸鏈結構展開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方便維護檢修的除濕機面板結構,包括帶有若干個面板安裝口2的框架1,在每一所述面板安裝口2內側均間隙有面板3,各所述面板3分別與各面板安裝口2相配合,所述面板3兩側對稱設有若干個多鉸鏈結構6,以及,所述框架1內壁設有若干組上端開口的滑槽4,每一組滑槽4均對稱設置在面板安裝口2的左右兩側,各所述滑槽4內均滑動設置有滑桿5,所述多鉸鏈結構6的兩端分別與滑桿5和面板3鉸接。往所述框架1內側方向推動面板3,多鉸鏈結構6展開使面板3能夠水平后移,從而脫離面板安裝口2,然后拉動面板3,滑桿5沿滑槽4滑動,從而使位于框架1內部的除濕機組件暴露,便于維護檢修。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面板3包括用于防護的防護面板和用于散熱的散熱面板,相應地,所述面板安裝口2包括用于安裝防護面板的防護面板安裝口和用于安裝散熱面板的散熱面板安裝口,防護面板安裝口位于散熱面板安裝口下方,因此,分別位于防護面板安裝口左右兩側的兩條滑槽4之間的距離大于分別位于散熱面板安裝口左右兩側的兩條滑槽4之間的距離,從而在防護面板上滑時,防護面板以及與其連接的滑桿均不會受位于其上方的散熱面板阻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多鉸鏈結構6包括第一鉸鏈節61、第二鉸鏈節62、限位擋塊63,所述限位擋塊63設置在面板3背面靠近第一鉸鏈節61一側,所述面板3、第一鉸鏈節61、第二鉸鏈節62、滑桿5依次鉸接。所述限位擋塊63限制第一鉸鏈節61的轉動角度;往內推動面板3,第一鉸鏈節61、第二鉸鏈節62依次轉動,使面板3往后平移并且脫離面板安裝口2。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面板3包括凸起部31、外沿32,所述凸起部31與面板安裝口2間隙配合,所述外沿32位于框架1內側且該外沿32與第一鉸鏈節61鉸接。當凸起部31伸入面板安裝口2內部時,多鉸鏈結構6處于折疊狀態;當凸起部31脫離面板安裝口2時,多鉸鏈結構6處于展開狀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滑槽4遠離面板安裝口2一側設有定位缺口41。外拉面板3,第一鉸鏈節61配合面板3轉動,當第一鉸鏈節61與限位擋塊63接觸時,第一鉸鏈節61轉動到最大角度,此時,第一鉸鏈節61不再轉動,進而推動第二鉸鏈節62往定位缺口41方向轉動,使第一鉸鏈節61、第二鉸鏈節62折疊且第二鉸鏈節62轉入定位缺口41內,從而固定面板3。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面板3正面設有提手槽31,便于拉動面板3。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面板2往框架1內側方向推動,多鉸鏈結構6展開,使凸起部31脫離面板安裝口2且第二鉸鏈節62脫離定位缺口41,從而使面板2能夠通過滑桿5沿滑槽4上下滑動,然后抓住提手槽31將面板2拉升到所需高度,再將面板往框架1外側方向拉動,多鉸鏈結構6折疊,使第二鉸鏈節62轉入定位缺口41內起到固定面板3的作用,方便技術人員通過打開的面板安裝口2對除濕機內部的設備進行維護檢修;維護檢修完畢后,將面板2往框架1內側方向推動,多鉸鏈結構6再次展開,第二鉸鏈節62脫離定位缺口41,面板2通過滑桿5沿滑槽4下滑至凸起部31與面板安裝口2重合的位置,然后將面板往框架1外側方向拉動,使凸起部31伸入面板安裝口2內部與其間隙配合,并且多鉸鏈結構6折疊,第二鉸鏈節62轉入定位缺口41內起到固定面板3的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面板3可上下滑動,從而在維護檢修除濕機時無需將面板3取出,方便維護檢修。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其中未盡詳細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該理解為用本領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實施;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